在金融危機下,節能減排的問題在各國政治議題中的位置正在下降。2008年12月,剛剛結束的波茲南會議透露,世界各國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正在減緩,問題的焦點集中在各國對目前現狀的擔憂,于是,也出現了“節能減排應為經濟發展讓路”的聲音。
可以說,節能減排的目標,不只是削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,從更深層次講,也是削減全球經濟發展的負擔。不過,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,為我國節能減排既定目標的實現,埋下了一層陰影。
2008年11月末,山西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上,山西省政府建議對“十一五”初確定的規劃指標進行調整,節能減排指標赫然在列。山西省政府建議將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指標由最初的25%,調整到22%。
面對減排目標難以實現的,顯然不止是山西省自己的問題。根據《“十一五”規劃綱要》,十一五期間,“單位GDP能耗降低20%左右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%的約束性指標。”
但2006、2007兩年,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累計下降僅完成規劃目標的26.9%;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下降幅度,只完成規劃目標的32%和22%。節能減排工作與預期目標仍有很大距離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