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高峰論壇在斯坦福大學成功舉行
2010年12月10日,斯坦福大學
今天,在世界頂尖學府美國斯坦福大學,由IDG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共同主辦的“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高峰論壇”成功舉行,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知名專家、學者、中國企業的10家代表出席了會議。斯坦福大學校長、著名企業家 John Hennessy、斯坦福大學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、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James O. Leckie、美國國際數據集團(IDG)全球常務副總裁、大中華區董事長及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,分別發表了歡迎致辭。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、知名管理專家James G. March發表了主題為創新論的演講。娃哈哈集團創立者、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等中國企業家作為中國企業的代表,發表了精彩的演講,向全球知名專家演繹了中國企業發展的偉大力量。全球著名市場研究機構IDC大中華區總裁郭昕發布了全球競爭力品牌中國TOP10分析報告,并就全球綠色經濟和挑戰、互聯網、信息化時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、低碳經濟環境下的企業可持續發展、全球化與企業責任競爭力、新興市場的機會與商業環境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其所帶來的影響等主題,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討,讓中國競爭力耀眼世界。
在世界經濟逐漸復蘇、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日益提升之際,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認識到提升品牌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性。中國企業迫切需要一個面向世界的交流窗口與平臺,與世界級大師和企業進行促膝對話,讓世界認識中國企業競爭力。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高峰論壇,這是世界頂尖學府——斯坦福大學和世界領先的信息服務供應商——IDG,首次共同打造的高端會議,讓中國企業與世界頂尖學府的著名專家、具有豐富實戰經驗以及卓越領導才能的大企業領袖共同交流,旨在為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品牌戰略,打造全球競爭力提供幫助。這也預示著中國競爭力全面登陸世界頂級學府。
對于此次論壇,斯坦福大學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、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James O. Leckie認為,過去幾十年來,世界一直處于變革當中。縱觀今天的商業世界,可以發現有兩大趨勢:一是世界的重心已經由西方向東方轉移,世界經濟秩序和相應的一些規則因此需要重新改寫,下一個10年將是新秩序新規則確定的關鍵時期。對于中國來說,今后20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將會有3億多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,要在20多年時間里走完美國200多年才完成的過程。這是一個一次性的機會,而且是在對資源激烈競爭的環境中進行,所以中國必須確保它能夠以一種高效、可持續的方式來完成。在這種前提下,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全面探討長期愿景和可持續的商業機會,并為之做出長期不懈的努力。
作為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競爭力的成功代表,在由IDG主辦的頒獎酒會現場,中國銀行[3.27 0.00%]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建設銀行[4.74 1.07%]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人壽[23.34 1.88%]保險(集團)公司、中國移動[77.85 -0.19%]通信有限公司、海爾集團公司、中國工商銀行[4.23 0.48%]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石油[11.45 0.62%]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、國家電網公司、TCL集團[3.49 1.16%]股份有限公司、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10家公司的代表,領取了“2010全球競爭力品牌•中國TOP10”的獎杯。
娃哈哈集團創立者、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說,實現“可持續發展”應當做到以下三點:一是要以科學、合理的方式利用資源;二是要促使社會所有成員、至少是大部分成員通過勞動創造現實的財富;三是要使創造出來的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,而不僅僅是惠及部分成員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也是每一個企業的責任,而保持不斷創新的能力,是企業在競爭中保持活力、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。
由IDG主辦的“2010全球競爭力品牌•中國TOP10”活動,經過近六個月數萬名社會各界人士的公開網絡投票,主辦方IDG旗下的全球權威研究機構IDC等權威數據的嚴格甄選,以及歷時15天來自全球知名品牌廠商、企業品牌資深戰略專家、學者以及國際第三方專業評審委員會的專業評選,從候選的35家中國品牌中,最終評出了10家廠商,作為中國企業的名片。
熊曉鴿表示,此次活動,全面關注中國品牌在國際行業中的進步與發展,將全球競爭力領先的中國品牌企業的高層代表,與全球知名專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,將企業實踐與全球前沿思想潮流進行結合,將能夠為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指引作用,整體提升中國品牌的全球競爭力。毫無疑問,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,中國企業有機會成為各個行業的全球領導者。而這顯然需要企業領導者的高瞻遠矚和對未來機遇的全面把握。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力高峰論壇,將為中國企業管理者提供認識自身與全球潮流的平臺,幫助中國企業成功邁向全球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