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美術館每一塊玻璃的尺寸都不一樣資料圖片
白天是原生態的“鳥巢”造型,晚上轉而披上“鉆石”般的晚禮服……記者從《合肥市建設工程監理管理暫行規定》頒布實施10周年座談會上得知,合肥版“鳥巢”合肥美術館工程燈光設備安裝已近尾聲,完成調試后就可交付使用。為了讓“鳥巢”夜景達到通體透明的“鉆石效果”,僅燈光的設計、施工就花了9個月時間。
“晚禮服”做了9個月
記得去年秋天,記者從合肥美術館的項目施工單位得知,“鳥巢”的燈光方案已經設計了2個版本,但是都沒達到“水晶般的璀璨效果”,所以設計還在修改中。
6月1日,記者從合肥美術館工程的監理、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永新處得知,目前合肥美術館的燈光施工已經接近尾聲,效果已經達到設計要求,“就像一堆鉆石”。
“歷時得有9個月了……”陳永新算了算合肥美術館燈光工序的設計、施工時間說,僅為了燈光效果,監理、施工單位一起費了不少腦細胞。
將呈現“一堆鉆石”的效果
至于這鉆石效果如何顯現,陳永新說,基礎就在“鳥巢”的全透明玻璃幕墻上。由于“鳥巢”的“枝椏”掩映下是一個全透明的房子,所以“鳥巢”的“墻”是由5000多塊玻璃搭成的。
“5000多塊玻璃,幾乎找不出尺寸完全相同的兩塊。”不同形狀玻璃的組合,也就讓合肥美術館的幕墻呈現出各種角度、切面的立體效果。
“我們在每一塊玻璃上都安裝了洗墻燈。”陳永新說,洗墻燈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一條LED光帶,投射出的光如同“洗”過一面墻一般,效果很好也很環保節能。
5000塊玻璃都被洗墻燈照亮,卻又因為不同的形狀與角度產生微妙的光影效果。陳永新說,這樣一來,鳥巢的“鉆石”效果就出來了。
“鳥巢”上方還安裝了17個星空炮,能向夜空投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多彩光柱。這樣一組合,夜晚的“鳥巢”還能呈現“一堆鉆石,發出七彩光芒”的效果。
最終調試后就交付使用
目前合肥美術館建設工作已經在進行掃尾,等待電力進場后,就會進行最終的調試,緊接著就會進行交付。
在普通的建筑工程中,監理只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監督、把關,不過陳永新說,由于合肥美術館是個異形建筑,“枝椏”安裝、玻璃安裝、燈光施工每道工藝開始之前,監理都會與施工單位一起,先把方法研究成熟,再正式開始施工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